
荆坪古村二维码
文/袁斗成
【作者简介】 袁斗成,70后,四川泸州人,笔名石北、一袁、袁昊、阿成等。先后有数千篇散文、小说、诗歌和故事等散见于新华每日电讯、佛山文艺、南方都市报、羊城晚报、人民日报等报刊,也多次获得各类征文奖项。
渐次打开荆坪古村的水墨丹青,舞水河滔滔不绝,见证了战国牂牁古国之都、汉代舞阳县址、唐宋溆州城的兴衰荣辱。一部厚重的典籍点缀了中方,共和国最年轻的县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,荆坪古村是最亮的那颗星,数不清的风流倜傥、豪情万丈投奔了天地悠远、星辰大海。
古往今来,拜访荆坪古村的最好方式是划一轩轻舟,从渡口拾级而上,潘氏宗祠守候了古与今、旧与新的更替,四百多年的光阴展开了刻骨铭心的对话。多少朗朗读书声、团聚与别离讲述着一个个传奇故事,雕栏玉彻、转角斗梁把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、一屋一井捧在手心,幽深的庭院,斑驳陆离的墙壁、意韵悠远的楹联等风物,历史和文化与田园、山水、瓜果、菜园忘情相融,笃定积聚了数不清的独特符号和魅力。
放慢脚步踏上古村光滑的青石板,戴上精美的斗笠穿街过巷,林立店铺、人声鼎沸、买卖兴隆加持喧嚣和繁荣气息扑面而来,一个个古朴院落,依偎着文昌阁、节孝坊、龙凤桥等文化遗存。当酒歌犹在耳边回响,敲打心爱的渔鼓、舞起傩戏,戏台上的古韵遗风轮番演绎,挥一挥衣袖,千古名篇与时代与潮流对接,擦出了璀璨火花,呼应乡愁是一盏灯,点亮一封家书的字里行间纸短情长。
古驿道是荆坪古村的胎记,山间铃响马帮来, 经历了风霜雨雪、沧海桑田的反复磨砺,依旧是镶嵌入在崇山峻岭的彩带,蜿蜒、陡峭中拓展了纵深,有一种故乡依旧能够回去。分享慢生活的闲情逸致,轻风徐来,"吱嘎"一声,会有一扇木板门打开荆坪古村"那段古"。当我们双手抠紧"废墟",青铜剑、青铜戈、青铜茅诉说着金戈铁马,而四山纹镜、麻布纺罐等日用品珍藏了祖先的叮咛。灵与肉的剧烈疼痛中迎来清白,亮出了舞水文化的精华,早就刻进了骨头缝里。
披上蓑衣,相约到荆坪村访古寻幽,山水田园为韵、乡土文化为根,搭建了心灵的放牧地。任岁月悄然沉淀、过滤,油豆腐、炒田螺成全了舌尖上的中方,再煮一壶雪笋茶结庐论道,每个人都找到了归依的坐标。我能从新叶满枝的千年夫妻树,读到了一种坚韧和永恒的精神焰火。
舞水河从故乡的臂弯静静淌流,一代又一代,听着田园牧歌远行,漂泊在外的游子挥舞霸王鞭如期归来。只要走上那条斑驳的老街,时间、风雨和阳光共同坚守了烟火气和人情味。纵身扑进湘秘境,扫描荆坪古村的二维码,古色古香和诗意田园交相辉映。身临其境就恍然大悟,让人不想象的地方就是家园的标本,交给我们一把打开丰衣足食、闲情逸致、繁荣昌盛的幸福钥匙。叫人如何不想她?
责编:杨丽群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